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病理学]第三节 病理和病理生理

血栓性静脉炎和静脉血栓形成究竟应该是两类病变,还是一类病变在不同节段的表现,文献中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若干血栓只有轻度的收缩而附着于静脉壁,引起显著的血管痉挛,管腔保持于阻塞状态,血栓发生机化,静脉壁显示有炎症变化,则在镜检下与典型的血栓性静脉炎完全相同。20世纪60年代初期,Sevitt指出血栓形成可起源于不同位置,主要有6个,分别是髂静脉、股总静脉、股深静脉、静脉、胫后静脉和小腿肌静脉。从上述转变的过程,说明肢体主干静脉血栓形成后,除非能迅速地完全溶解,它的病理生理的影响将是:①漂浮的、繁衍扩展的血 ......

——《血管外科学》
书名:《血管外科学》
栏目:血管外科学 > 下篇 静脉、淋巴疾病 > 第四十二章 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
作者:王深明
参编:李晓曦,包俊敏,卞策,常光其,常谦
页码:574-576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9-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