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速览]【溯源与发展】

心肌致密化不全,最初称之为心肌窦状隙持续存在(persisting myocardia sinusoids),由Bellet等在1932年首次提出,他在对1例新生儿尸检时发现,该患儿出生后尚保留持续存在的心肌窦状隙,同时伴有主动脉闭锁及心肌组织纤维瘢痕形成等其他心脏畸形。之后,有关心肌窦状隙持续存在的报道陆续出现,但都局限于新生儿及婴儿,且往往合并其他心脏畸形。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心脏病学会(WHO/ISFC)制定的“心肌病的定义和分类”中将其归为“未分类心肌病”。2006年,美国心脏协会(AH ......

——《遗传性心律失常》
书名:《遗传性心律失常》
栏目:遗传性心律失常 > 第二篇 各 论 > 第二章 遗传性心脏病相关心律失常 > 第四节 心肌致密化不全
作者:浦介麟 张开滋 李翠兰 洪 葵
参编:崔长琮,刘文玲,田小利,陈义汉,杨宝峰
页码:311-314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1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