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致密化不全,最初称之为心肌窦状隙持续存在(persisting myocardia sinusoids),由Bellet等在1932年首次提出,他在对1例新生儿尸检时发现,该患儿出生后尚保留持续存在的心肌窦状隙,同时伴有主动脉闭锁及心肌组织纤维瘢痕形成等其他心脏畸形。之后,有关心肌窦状隙持续存在的报道陆续出现,但都局限于新生儿及婴儿,且往往合并其他心脏畸形。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心脏病学会(WHO/ISFC)制定的“心肌病的定义和分类”中将其归为“未分类心肌病”。2006年,美国心脏协会(A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