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辅助检查]一、弓蛔虫病[21]

弓蛔虫病(toxocariasis)于1952年Beaver等首次描述弓蛔虫感染。该病多发于6个月到4岁的患儿,平均年龄2岁。眼部表现分4型:慢性眼内炎型、后极部肉芽肿型、周边炎性渗出性肉芽肿型、不典型型。Wilders首次描述慢性眼内炎型,患者为怀疑视网膜母细胞瘤而行眼球摘除。玻璃体混浊较轻,发病初期,后极部肉芽肿边界不清,玻璃体炎症吸收后,后极部可见灰白色球形肉芽肿团块,边界清晰,直径约0.75~6mm。周边炎性渗出,视网膜稍隆起,周边视网膜可见灰白色机化膜,血管在其表面爬行。后极部肉芽肿型预后较好, ......

——《眼底病学》
书名:《眼底病学》
栏目:眼底病学 > 第三十三章 感染性眼底病变
作者:张承芬
参编:董方田,陈有信,赵明威,陈彭,陈有信
页码:733-734
版本:2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9-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