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2﹒肝内胆汁淤积的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

肝内胆汁淤积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肝脏对胆红素的摄取、运载及酯化能力均正常,主要由于致病因子引起肝细胞的细胞器和毛细胆管的损伤,造成胆汁的排泌障碍,或毛细胆管内胆栓形成,酯型胆红素逆向进入血液,而发生黄疸。肝细胞内与胆汁排泌有关的细胞器及其变化简述如下:肝细胞内与胆汁排泌有关的细胞器。SER内含有胆固醇7‐α羟化酶、细胞色素P450、黄素蛋白酶、细胞色素b5以及尿嘧啶核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等,是胆汁生成的重要细胞器。肝内胆汁淤积的发生机制与细胞器的变化:各种病因损害肝细胞内细胞器 ......

——《传染病讲座》
书名:《传染病讲座》
栏目:传染病讲座 > 第50 讲 黄疸的发生机制及鉴别诊断 > 三、各类黄疸的特点及发病机制 > (三)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
作者:罗端德
参编:易建华,于乐成,孔祥泉,王萍,王玉梅
页码:397-398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2-0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