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病因学]【病因、病理与发病机制】

散发型嗜铬细胞瘤的病因仍不清楚,可能与某些遗传因素有关,而家族型嗜铬细胞瘤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表2‐5‐。VHL基因可发生小缺失、大缺失、无义突变、错义突变、插入或拼接位点突变等。目前已发现二百多种突变类型,突变基因所表达的蛋白有丧失功能和获得功能两种。亚单位A(SDHA,黄素蛋白)和B(SDHB,硫铁蛋白)形成酶接触中心,而亚单位C(SDHC)和D(SDHD)组成线粒体膜内复合酶Ⅱ的锚定区,四个亚单位分别由4个基因编码。此基因也是一个肿瘤抑制基因,失去表达则导致嗜铬细胞瘤及其他肿瘤的发生。 ......

——《内分泌学(上、下册)》
书名:《内分泌学(上、下册)》
栏目:内分泌学(上、下册) > 第二篇 内分泌疾病 > 第五章 肾上腺疾病 > 第十六节 嗜铬细胞瘤
作者:廖二元 莫朝晖
参编:刘石平,许樟荣,文格波,罗湘杭,戴如春
页码:900-901
版本:2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8-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