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1﹒细胞电生理学研究与快波及慢波睡眠

电生理学从细胞水平上把睡眠和觉醒成功地联系在了一起。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运用离子通道和基电流(elementary current)假说成功解释了睡眠脑电图(EEG)的形成机制。加拿大学者Steriade的研究表明:小于1Hz的低频振动协调着各种睡眠节率,如:慢波(1~4Hz)、纺锤波(8~13Hz)和高频波(40Hz)。该结果与W ilson和McNaughton对大鼠的SWS研究结果有类似之处。然而睡眠过程中再激活的特征有待进一步解释,因为被训练过的大鼠在觉醒的安静状态下也能出现再激活现象。但必须指出还 ......

——《睡眠障碍》
书名:《睡眠障碍》
栏目:睡眠障碍 > 第一章 睡眠学的发展史 > 第二节 睡眠的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熊吉东
参编:刘薇,熊吉东,刘薇,孙红伟,关晓
页码:20-21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4-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