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并发症](三)发热性粒缺的经验性治疗

随着病原菌及其对抗生素耐药性的变迁,所谓“最合适”的经验治疗指南实际是是不存在的,这只能是一种推荐,而具体治疗要根据个体情况及所处科室/医院而定。在过去的三十年里,粒缺发热患者的治疗可以分为三个明显阶段。第一个阶段是Schimpff在1971年首先提出需要进行经验性治疗并提倡抗生素的联合应用。第二个阶段是三代头孢菌素和碳青霉烯类的引入治疗,使单药应用成为可能。总体上,联合治疗与单药治疗的优势在于,前者对革兰阴性菌株具有协同作用,并明显减少耐药株的出现。尽管这些方案并不是革兰阳性球菌的“一线治疗”,但它们能 ......

——《2006血液病学新进展》
书名:《2006血液病学新进展》
栏目:2006血液病学新进展 > 第十四章 血液肿瘤感染的流行病学及治疗策略 > 三、恶性血液病患者的发热性中性粒细胞缺乏的现代治疗
作者:沈志祥 孙慧平
参编:王爱华,王黎,王焰,刘元昉,孙慧平
页码:273-277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1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