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概述]第三节 地震后狭窄空间医疗救援特点

地震后如何对埋压在废墟中,狭窄空间内的幸存者实施有效的救援行动,成为一项崭新的课题。位于废墟表层的幸存者基本上可以完成自救和互救工作,而被埋压在废墟深层狭窄空间内的幸存者,从发现到被成功解救可能需要几小时或数十小时的时间,迫使医疗救助人员在狭窄空间内对伤情进行早期损伤控制,避免伤情进行性恶化。在利用声波/振动生命探测仪对幸存者进行搜索、定位后,一旦形成通向狭窄空间的缝隙,尽管缝隙大小不足以形成安全通道,要尽早使用氧气浓度报警器对空间内的氧气进行检测,在浓度低于19.5%时首先强制通风,缓解狭窄空间内的缺氧 ......

——《灾难医学理论与实践》
书名:《灾难医学理论与实践》
栏目:灾难医学理论与实践 > 第五篇 各种灾害的救援原则 > 第四十一章 地 震
作者:王一镗 刘中民
参编:V.Anantharaman[新加坡],M.L.Birnbaum[美],M.WayneGreene[加],S.W.A.Gunn[瑞士],LimSweeHan[新加坡]
页码:374-377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1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