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第六节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临床试验[28‐37]

它的起源在于20世纪80年代CAST试验(心律失常抑制试验,cardiacarrythmiasuppressiontrial)及其他大规模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简称临床试验)的结果公布,科学家认识到任何的实验室研究和小规模非对照性临床试验结论很不准确,它们仍必须在大规模病人身上加以对照验证,才能判断其正确与否,尤其是药物。 从1987年6月开始入选病人,至1989年才有1455名病人选入,平均观察时间只有10个月,这时候一个独立的数据和安全监察委员会就发现,恩卡尼和氟卡尼组的心律失常病死率已明显超过 ......

——《心血管药理学》
书名:《心血管药理学》
栏目:心血管药理学 > 第二十章 抗心律失常药 > 药理部分
作者:陈修 陈维洲 曾贵云
参编:江明性,陈灏珠,陈维洲,陈修,关永源
页码:598-601
版本:3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2-06-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