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六、振动对机体作用的影响因素

一般认为,低频率(20Hz以下)、大振幅的全身振动主要作用于前庭、内脏器官,振动频率与人体器官固有频率一致时,可产生共振,使振动强度加大,加重器官损伤。低频率、大强度的局部振动,则主要引起手臂骨‐关节系统的障碍,并可伴有神经、肌肉系统的变化。据研究,接近机体表面的组织温度,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而体表以下2~5cm的深部组织,则不受环境温度的影响。综上,影响手臂振动病发生和流行的因素多种多样、比较复杂。阐明这些因素,对于识别、评价手传振动的职业危害,研究振动作用的剂量‐反应关系,制定振动职业危害的防治措施等 ......

——《现代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
书名:《现代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
栏目:现代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 > 下篇 各论 > 第十七章 物理性有害因素 > 第三节 振 动
作者:金泰廙 王生 邬堂春 吴逸明 李 涛 赵金垣
参编:王世俊,梁友信,常秀丽,陈波,陈杰
页码:710-712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1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