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溶血弧菌首先由藤野于1950年10月在日本大阪市发生的一起咸沙丁鱼食物中毒死者的肠腔内容物和食物中分离出,当时称为副溶血巴氏杆菌(Pasteurelapara - haemolyticus)。1955年8月,日本学者对腌黄瓜引起的食物中毒患者的粪便用4%含盐琼脂分离培养,意外地发现此菌,当时称为肠炎假单胞菌(Pseudomonesenteritis)。坂崎等于1961年对此菌1702株的形态、生理、生化以及对抗生素和弧菌抑制剂O129的敏感性进行了较为详细研究,认为此菌应列入弧菌属,定名为副溶血弧菌,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