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二)血栓、凝血系统与动脉粥样硬化

近年来,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在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子作用下,均有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升高。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早期及发展过程中,均有纤维蛋白原相关抗原存在,从而引起人们对血栓、凝血系统各成分和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重视。在这些病变中,巨噬细胞内存在的PDGF‐BB蛋白对巨噬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时诱发和维持平滑肌增殖的作用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因PDGF‐BB是最强的刺激平滑肌细胞转移、趋化和增殖的生长因子。最后,通过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处分离出的人类动脉平滑肌细胞发现,其在细胞培养中能表达PDGF基因,并分泌一种 ......

——《心血管病学》
书名:《心血管病学》
栏目:心血管病学 > 第四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 第四节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病的 细胞生物学机制 > 一、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病的细胞生物学机制
作者:马爱群 胡大一
参编:牛小麟,惠汝太,马爱群,牛小麟,刘治全
页码:250-253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6-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