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病因学]10﹒基因表达(genesexpression)

有多种基因的表达参与介导了脑缺血耐受现象的产生。Mn SOD等抗氧化酶在缺血耐受状态下过度表达,凋亡相关基因也起到重要作用。在15分钟全脑缺血前24小时利用线粒体毒素3‐NPA对Wistar大鼠进行化学预处理,缺血后3小时即可在转录和翻译水平上观察到bcl‐2表达增加,bax表达降低,bcl‐2/bax比例升高,缺血后96小时存活神经元中bcl‐2蛋白表达仍明显高于对照组,而bax表达则维持不变。Tomasevic等报道10分钟缺血可以使海马CA1区P53基因表达增加,而提前给予3分钟缺血预处理则可使再次 ......

——《缺血性脑血管病学》
书名:《缺血性脑血管病学》
栏目:缺血性脑血管病学 > 第五篇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特殊问题 > 第十二章 脑缺血耐受与内源性神经保护 > 第二节 脑缺血耐受的分子机制
作者:罗祖明 丁新生
参编:王拥军,董强,曾进胜,冯美江,徐严明
页码:889-890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1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