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诊断]第一节 粘连性肠梗阻

粘连性肠梗阻在一般医院约占肠梗阻的首位。腹膜有着极强的修复能力,当其受到损伤、感染等刺激后,有浆液性及纤维蛋白渗出,纤维蛋白沉积于脏层腹膜,形成所谓“脓苔”,约需1~2周,脏层与壁层或脏层腹膜之间的纤维吸收机化而形成纤维性粘连。再经数周后,粘连处充血反应渐消退,加之肠蠕动使肠管间粘连松软,形成膜状粘连。时间再久,粘连进一步吸收,膜状粘连逐渐形成条索状,称为带状粘连。本病容易诊断,尤其有腹部手术史、腹膜炎或腹部损伤史的后天性粘连性肠梗阻,根据病史及出现机械性肠梗阻之症状,一般即可诊断,但先天性粘连性肠梗阻有 ......

——《腹部外科诊断和鉴别诊断学》
书名:《腹部外科诊断和鉴别诊断学》
栏目:腹部外科诊断和鉴别诊断学 > 第四部分 肠 疾 病 > 第三十一章 肠梗阻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作者:韩积义 崔自介
参编:杨金镛,吴力群,王国明,王培戈,王绍华
页码:283-286
版本:2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1-0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