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第七节 治 疗 评 价

国内125 I粒子植入治疗脑瘤有关的报道很少,近3年才兴起粒子治疗肿瘤的临床研究。作用机制:放射性元素32 P胶体注射液主要释放β射线,其半衰期为14天,穿透距离为4mm左右,因此当32 P胶体注射液注入已抽出囊液的囊性胶质瘤内以后,所释放的β射线仅作用于囊壁,起到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并使肿瘤细胞坏死,使囊壁不能再分泌囊液的治疗作用。操作方法:向囊性胶质瘤内注射32 P胶体注射液的方法,一般与放射性粒子治疗脑肿瘤的操作过程相同,不同之处是:由于抽取囊性胶质瘤的囊液与注入放射性32 P胶体液时所需要的穿刺针 ......

——《CT介入治疗学》
书名:《CT介入治疗学》
栏目:CT介入治疗学 > 第三篇 头及颌面部 > 第二十二章 颅内肿瘤粒子植入治疗术
作者:胡效坤 张福君
参编:张雪哲,吴沛宏,胡效坤,张福君,王俊杰
页码:280-283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5-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