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发病机制】

不同病原体引起的感染性腹泻的机制各有不同。产生腹泻的病毒有多种如轮状病毒、可萨奇B(Coxsackie B)病毒、埃可(ECHO)病毒、肠道腺病毒(enteroadenovirus)等,其中婴幼儿在秋冬季以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最多见。据报道于成熟的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微绒毛上的乳糖酶对轮状病毒起结合受体的作用(靶酶),病毒藉以进入上皮细胞内不断转录与复制,故轮状病毒只侵袭小肠绒毛上端1/2~2/3处成熟的带有刷状缘的柱状上皮细胞。多数患者的腹泻在短期(1~3天)停止,但肠粘膜病变在发病后3~4周恢复正常。 ......

——《新生儿急救学》
书名:《新生儿急救学》
栏目:新生儿急救学 > 第19章 消化系统疾病 > 第6节 新生儿感染性腹泻
作者:张家骧 魏克伦 薛辛东
参编:徐景蓁,鲍秀兰,丁国芳,盖铭英,徐蕴华
页码:429-430
版本:2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1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