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一、发展历史

临床上肿瘤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也是肿瘤治疗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但外科手术有一定的并发症发生率及肿瘤复发率,影响了手术效果。1974年Gruntzig发明双腔球囊导管并应用到临床,手术所致吻合口狭窄问题得到部分改善,仍不能有效控制肿瘤所致管腔的受压、直接侵犯,造成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及循环系统的狭窄和阻塞,使患者手术后生存时间缩短、生存质量下降。能否采用一种无毒、有一定强度及弹性、具有很好生物相容性材料制成管状放置于狭窄段有效地防止狭窄的复发,这个问题引起了专家们的广泛关注,于是,内支架应运而生了。近 ......

——《恶性肿瘤的术后治疗》
书名:《恶性肿瘤的术后治疗》
栏目:恶性肿瘤的术后治疗 > 第十三章 介入治疗 > 第三节 内支架的应用
作者:李佩文
参编:王沛,王瑞林,申文江,刘端祺,李乃卿
页码:511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0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