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病理生理]四、胞 外 酶

白假丝酵母菌能产生水解酶、脂酶及蛋白酶等多种酶类,其中以分泌型酸性蛋白酶(SAP,又称胞外天冬氨酸酶)的研究最多。蛋白质类氮源可以有效诱导白假丝酵母菌合成、分泌SAP,此酶的毒性作用已得到充分肯定,它参与白假丝酵母菌侵袭和破坏组织。王丹敏等用临床分离的白假丝酵母菌感染小鼠,发现白假丝酵母菌的蛋白酶活力与菌株的毒力呈线性正相关,可见蛋白酶是白假丝酵母菌的重要毒力因子。另外,研究表明,蛋白酶能分解角蛋白和胶原蛋白,从而利用这两种氮源在皮肤及深部组织中定居生长。总之,白假丝酵母菌的致病性与很多因素有关,其分子致 ......

——《临床分子生物学》
书名:《临床分子生物学》
栏目:临床分子生物学 > 第二部分 分子生物学与临床 > 第十四章 感染性疾病的分子生物学 > 第三节 真菌致病的分子机制
作者:胡维新
参编:王艾琳,方定志,朱振宇,刘誉,刘静
页码:368-369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5-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