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文献资料]六、与疾病的关系

1 ﹒头壳及第1背板。如地蜈蚣、耳孔蜈蚣和石蜈蚣,它们的毒腺不明显,很小,毒爪乏力,偶然咬人,稍觉疼痛,1~2小时即可消失。通过剪断少棘蜈蚣颚尖,提取毒液,测定了毒液冻干粉的蛋白质含量、LD50(小鼠,iP)溶血活性及4种酶的活性。系统分析少棘蜈蚣粗毒的化学组成,即蛋白质含量86.23%、水不溶物质0.24%,还原糖0.23%、水分2.1%,含Ser、Pro和Arg等3种游离氨基酸,鉴定了11种微量元素,其中Na、K、P、Ca含量最高。分析了10种酶的活性、出血毒性及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其中精氨酸酯酶活力 ......

——《医学节肢动物学》
书名:《医学节肢动物学》
栏目:医学节肢动物学 > 第四篇 其他医学节肢动物 > 第三十五章 唇 足 纲 > 第一节 蜈 蚣
作者:李朝品
参编:马雅军,王克霞,曲传智,余新炳,汪世平
页码:1382-1384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1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