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文献资料]四、中国发展简史

以Ilizarov技术为代表的现代骨外固定技术全世界推广后,使四肢畸形矫正与功能重建发生了革命性变化。起源于1976年唐山大地震,为了快速救治几十万创伤骨折患者,中国医学界与西方国家缺乏学术交流的文革年代,孟和等受骨牵引的启发,发明了钢针穿骨平衡牵引的骨外固定器,治疗四肢骨折与轻度骨性畸形,曾举办学习班在全国推广。随后,曾在前苏联留学的李起鸿教授,发明了半环槽式外固定器,发起成立“中华骨科学分会骨外固定学组” 。具有深厚机械学与工科技术背景的夏和桃发明了组合式外固定器, 1992年成立“北京骨外固定技术研 ......

——《外固定与足踝重建》
书名:《外固定与足踝重建》
栏目:外固定与足踝重建 > 第一章 概论 > 第一节 骨外固定技术发展史
作者:秦泗河 桂鉴超 梁晓军
参编:焦绍锋,俞光荣,张晖,杨华清,朱跃良
页码:7-9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5-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