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第四章 危重病的介入治疗

自1933年Egas Moniz首次用造影的方法诊断颅内动脉瘤开始,人们对动脉瘤的形成机制、临床表现、发展规律、治疗方法的选择等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近10余年,由于新的诊断和治疗技术迅猛发展,大大降低了动脉瘤的病死率,这其中在很大程度上与放射介入新技术的发展和临床应用有关。与动脉瘤发生和相连的动脉称为载瘤动脉,动脉瘤内的压力与载瘤动脉的压力是相等的,动脉瘤本身菲薄的壁不能承受较大的压力时就会发生破裂出血,如果将发生动脉瘤的动脉用球囊阻断血流,使动脉瘤两侧都不能有血液流入,这时动脉瘤虽然仍然存在,但其内压力变 ......

——《内科危重病》
书名:《内科危重病》
栏目:内科危重病 > 第十四篇 特殊诊疗技术及其他
作者:杨志寅
参编:于世鹏,高东生,杨震,宋国红,李兆申
页码:966-968
版本:2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3-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