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二、抗丝虫病药

我国流行的丝虫病为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引起的,病原体寄生于淋巴系统,早期表现为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晚期出现淋巴管阻塞症状。乙胺嗪为20世纪40年代发现的有效抗丝虫病药( anthelmintic drug ) ,兼有杀微丝蚴和成虫的作用,为目前最常用的药物。70年代我国研究的呋喃嘧酮( furapyrimidone ) ,其治疗班氏丝虫病的疗效优于乙胺嗪,治疗马来丝虫病的疗效与乙胺嗪相似,不良反应有过敏反应,大剂量引起肝脏毒性。90年代伊维菌素用于治疗人盘尾丝虫病,对班氏丝虫病也有一定疗效。伊维菌素的主要不 ......

——《药理学》
书名:《药理学》
栏目:药理学 > 第四十五章 抗寄生虫药 > 第三节 抗血吸虫病药和抗丝虫病药
作者:杨宝峰 陈建国
参编:杨世杰,颜光美,臧伟进,魏敏杰,孙国平
页码:536-537
版本:3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7-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