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概述]4﹒3分 类

1967年神经病理学家(Klatzo 1967年)就其发生机制将脑水肿分为细胞毒性与血管源性的脑水肿,随着科学研究的进步及先进仪器设备的出现,对脑水肿的分类又有了新的认识。按脑水肿的发病机制目前将其分为:血管源性脑水肿、细胞性脑水肿、间质性脑水肿及渗透性脑水肿(表4‐。脑肿瘤周围的脑水肿称为瘤周水肿,瘤周水肿是脑水肿的一种,属于血管源性脑水肿,多见于胶质瘤、脑转移瘤和脑膜瘤,其中以胶质母细胞瘤的水肿率发生率最高,其次为转移瘤和星形细胞瘤,脑膜瘤发生脑水肿的比率较低。渗透压性脑水肿是指当血浆渗透压下降时,机 ......

——《神经外科危重症诊断与治疗精要》
书名:《神经外科危重症诊断与治疗精要》
栏目:神经外科危重症诊断与治疗精要 > Ⅱ 基础问题 > 4 脑水肿
作者:赵世光 刘恩重
参编:戴钦舜,于洪伟,王宁,王殿洪,叶远柱
页码:66-67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6-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