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临床表现]四、临床表现

从人体感染疟原虫到发病(口腔温度超过37.8℃),称潜伏期。潜伏期包括整个红外期和红内期的第一个繁殖周期。一般间日疟、卵形疟14天,恶性疟12天,三日疟30天。感染原虫量、株的不一,人体免疫力的差异,感染方式的不同均可造成不同的潜伏期。温带地区有所谓长潜伏期虫株,可长达8~14个月。胎传疟疾,潜伏期就更短。88.3%~100%由恶性疟疾引起,偶可因间日疟或三日疟发生。临床以骤起、寒战高热、腰痛、酱油色尿、排尿刺痛感,以及严重贫血、黄疸,蛋白,管型尿为特点。再燃指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受到控制,但血中仍有疟原虫残 ......

——《感染病学》
书名:《感染病学》
栏目:感染病学 > 第五章寄生虫病 > 第五节 疟 疾
作者:张永信
参编:李兰娟,潘孝彰,卢洪洲,盛吉芳,王宇明
页码:433-435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7-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