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病因学]二、影响疼痛的心理因素

疼痛不能被某几种特别的指标准确的测量,对疼痛的程度和疼痛性质的评价也多是依靠语言描述、非语言的表达、特别的试验(神经体液和内分泌)和我们情感的参与,这有明显的主观性。几种现象(如幻肢痛、应激性疼痛、催眠可减轻疼痛等)、分散注意力、放松、恐惧、压抑以及家庭和社会因素也都可调节疼痛体验,这些都说明了心理状态对慢性疼痛的影响。Pinemta的研究发现疼痛的程度越高,发生抑郁的可能性就越大,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不单纯是疼痛本身,患者对于慢性疼痛无可奈何的心理因素在其中可能起了重要的作用。对疼痛及疼痛引起的恐惧积 ......

——《椎间盘源性疼痛微创治疗学》
书名:《椎间盘源性疼痛微创治疗学》
栏目:椎间盘源性疼痛微创治疗学 > 第一篇 椎间盘源性疼痛相关基础理论 > 第二章 椎间盘源性疼痛的基本概念和评估 > 第四节 椎间盘源性疼痛与心理
作者:张德仁 任龙喜 宋文阁
参编:张强,何晓峰,刘延青,蒋劲,王平
页码:15-17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7-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