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文献资料]一 术前选择合适的患者

CRT治疗最先的设想,源于对心力衰竭时电-机械耦联关系的理解。组织多普勒显像(TDI)的应用可以直观了解心室各节段的运动情况,通过对比各室壁节段的收缩达峰时间,从而判断各节段间运动的差异性以及室壁运动的协调性。由此可见左心室心肌活动非同步是决定心力衰竭患者临床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和确定CRT适应证的主要判断标准[ 7 ],因此准确评价心力衰竭患者心脏非同步活动是选择合适患者进行CRT治疗的关键。从2007欧洲心脏病会议了解到,该研究的初步结果是:应用超声参数入选患者并没有提高CRT的反应率[ 16 ],进一 ......

——《中国心律学2008》
书名:《中国心律学2008》
栏目:中国心律学2008 > 第五篇 心力衰竭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 如何提高CRT 治疗有效率
作者:胡大一 郭继鸿
参编:马长生,杨延宗,曹克将,黄从新,吴书林
页码:343-344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