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速览](二)室上性(房性或交界区性)期前收缩

室上性期前收缩起源于心房(房性期前收缩,简称房早)或起源于房室交界区(交界区性期前收缩)。室上性期前收缩常见于心脏正常的小儿。P‐R间期长于窦性, P‐R间期应≥ 0 ﹒ 1秒,QRS波群形态正常。房性期前收缩后之代偿间期,多为不完全代偿间期。室上性期前收缩治疗应首先考虑去除引起早搏的原发病和诱因,无症状性室上性早搏,包括短阵房速,不需要治疗。一旦室上性期前收缩出现不耐受的症状,或者有引起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倾向时,应考虑药物治疗。首选口服普罗帕酮、地高辛、维拉帕米和β‐AR阻滞剂。 ......

——《小儿心脏病学》
书名:《小儿心脏病学》
栏目:小儿心脏病学 > 第51章 心律失常(Arrhythmia,Dysrhythmia) > 二、期前收缩
作者:杨思源
参编:马沛然,马寄晓,王成,王舒,王子才
页码:444
版本:3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5-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