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一、非特异性治疗

虽然花粉过敏的预防工作较为重要,但是由于花粉的预防措施较难实施,所以对症治疗对于花粉过敏也是非常重要的,治疗可以在预防措施的基础上或与预防措施同时进行。传统使用的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为代表的第一代抗组胺药物在防治花粉过敏中有较好的疗效,但由于嗜睡等不良反应较明显而逐渐为第二代无嗜睡作用的新型抗组胺药物所取代。该药除具有拮抗组胺的作用外,还可抑制炎症区的嗜酸粒细胞浸润,临床研究证实西替利嗪可以有效的控制和改善花粉过敏的症状。酮替芬(ketotifen):酮替芬的药理机制较为复杂,除具有抗组胺作用外,还具 ......

——《儿童变态反应病学》
书名:《儿童变态反应病学》
栏目:儿童变态反应病学 > 第三篇 各论 > 第十六章 花粉变态反应 > 第七节 花粉症的治疗
作者:曲政海 高美华
参编:孙立荣,阎兆君,林荣军,赵京,陈宗波
页码:418-419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1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