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病因学]三、发病机制——心理应激学说

应激(stress)由加拿大生理学家Sely . H于1936年提出,也可称作紧张刺激、紧张反应、紧张状态和压力等。由于几乎所有的应激都伴有心理成分,因此常使用心理应激(psychological stress)术语,以强调心理因素在应激中的重要性。这里需要强调的是:①应激的结果可以是适应的和不适应的。许多因素,如环境刺激的质和量、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个人经历和个性特征等,都会显著地影响应激的过程和结果。事实上,并非所有遭受异乎寻常应激的人都会出现精神障碍,而只有少数人发病。强烈、持久的心理社会 ......

——《重大灾难性事件的心理救助---突发事件心理救助与心理干预手册》
书名:《重大灾难性事件的心理救助---突发事件心理救助与心理干预手册》
栏目:重大灾难性事件的心理救助---突发事件心理救助与心理干预手册 > 第六章 灾难创伤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 第一节 概 述
作者:刘新民
参编:程灶火,孙红,张理义,王欣,孙红
页码:68-69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1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