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学模式的建立,改善、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已成为恶性肿瘤治疗方案设计中日益受到重视的问题。这方面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尽量减少破坏性治疗手段所致的毁容致残程度,如乳腺癌手术的趋向保守及乳房再造,骨肉瘤的保留肢体术式等等。在某些癌症,生活质量是一项独立的预后因素,如对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已证实[ 32 ],体重减轻指数超过15%的病人,化疗的耐受性和效果均差,病人的预后也差。可以说,癌症治疗从过去单纯追求生存率到今天的生存率与生活质量并重,是恶性肿瘤治疗观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转变,势必在今后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