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电抽搐治疗作为精神科重要的物理治疗方法已应用几十年,但电抽搐治疗的作用机制十分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推测其作用源于脑内的生理、生化改变。研究发现,电抽搐治疗可影响多种神经介质和受体,还可调节大脑功能和某些物质的表达。影响的神经介质和受体如5‐HT、γ‐氨基丁酸、内源性阿片肽和它们的受体,以及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及其受体。动物试验研究发现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和胶质中IFN‐γ R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而经过电休克治疗后IFN‐γ R表达显著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2)的增加,而Cox‐2与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