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速览]1 基础与前言

慢性心力衰竭症候群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是肾血流的减少和一系列神经、体液激素的激活[ 1 ]。多数心力衰竭患者肾脏有效血流量的减少与心排出量的下降相平行。肾脏对慢性心力衰竭心排出量下降的反应为水、钠和一些代谢产物(如尿素和肌酐)排泄的减少及钾和镁从尿液丢失增加,这也是构成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症状的主要成分。未经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身体的总钠量比正常增加5%到40%,水分增加5%到45%。总之,利尿剂是治疗一切有外周水肿或肺水肿的心力衰竭病人的重要支柱,是缓解心力衰竭病人症状或体征的一线药物,是心力衰竭治疗策略 ......

——《心力衰竭的诊断与治疗》
书名:《心力衰竭的诊断与治疗》
栏目:心力衰竭的诊断与治疗 > 第五篇 慢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
作者:张 建 华 琦
参编:付研,陈海翎,陈海翎,付研,高敬
页码:211-212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1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