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癌症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患者会出现各种负性、消极的不良认知,这些不良认知不仅降低了患者的依从性,并使患者产生不良情绪,进而加速疾病的进展及恶化。另外癌症患者发病后由于社会角色及社会功能的变化,加上各种治疗带来躯体形象的改变,如乳房切除、患肢截除、结肠造口术等,均对患者的自尊感及自我概念产生严重影响。针对存在的问题运用劝解、启发和疏导等方法进行认知心理干预,让病人正确对待自己的疾病,科学地认识癌症,保持乐观情绪,并进行积极的自我对话。刘艳等研究发现心理行为干预有利于提高NK细胞活性,并有助于维持放疗期间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