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病因学]【病因和发病机制】

本组疾病按病因分类可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其中以获得性者最常见。根据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可分为中性粒细胞生成减少、外周血破坏增加和分布异常三类(表6-7-。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原因和发生机制包括:表6-7-1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分类或鉴别诊断。病毒或细菌感染:中性粒细胞减少可见于病毒感染(流感病毒、肝炎病毒、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HIV等),细菌感染(包括伤寒、粟粒性结核、暴发性脓毒血症等)和分枝杆菌感染等。注射肾上腺素后中性粒细胞计数可升高至正常或试验前的1~2倍,有助于 ......

——《内科学(上、下册)》
书名:《内科学(上、下册)》
栏目:内科学(上、下册) > 第六篇 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 > 第七章 中性粒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
作者:王吉耀
参编:廖二元,黄从新,华琦,樊代明,姜林娣
页码:781-782
版本:2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8-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