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文献资料]三、S-ICD的临床研究概述

S - ICD的临床研究数据支持其发现和终止室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Bardy等[ 4 ]在2010年总结了S - ICD的早期临床试验,从急性期研究中检测感知和除颤的最佳空间配置,到第一次设备全功能运行的长期随访结果。其中, 2004年S - ICD系统与T - ICD的比较研究( n =。2008年的试点研究发现S - ICD可迅速有效地感知并终止连续2次诱发的VF ,经过488 ± 2天随访,没有不恰当的电击和设备相关的并发症。但是有13%的病人经历了不恰当电击, 3例导线移位, 2例患者出现囊袋部位 ......

——《心脏病学实践.2014》
书名:《心脏病学实践.2014》
栏目:心脏病学实践.2014 > 第二部分 心血管疾病临床问题与研究进展 > 第三篇 心律失常 > 全皮下ICD的临床应用现状与展望
作者:胡大一 马长生
参编:方圻,刘力生,杜昕,乔岩
页码:331-332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10-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