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二)室性心律失常

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主要与左室肥厚、心肌缺血、左室功能受损等因素有关。Messerli等最先报道伴左室肥厚的高血压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增加,他们发现经心电图诊断左室肥厚的高血压患者,在动态心电图监测中其室性早搏和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比无左室肥厚的高血压患者或血压正常的人要高很多。一些神经内分泌因子在左室肥厚的发生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如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Ⅱ 、醛固酮、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等,其中有些也促进了室性心律失常的形成。另一方面,血管紧张素Ⅱ造成细胞连接紊乱,降低心肌细胞间电阻,缩短不应期,减慢 ......

——《高血压治疗的个体化-理论与实践》
书名:《高血压治疗的个体化-理论与实践》
栏目:高血压治疗的个体化-理论与实践 > 第十五章 高血压与心律失常 > 第二节 发生机制及影响因素 > 一、发生机制
作者:袁洪
参编:杨侃,林玲
页码:175-177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1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