荚膜组织胞浆菌于1905年由Darling在巴拿马运河区检查黑热病时发现,当时误认为是原虫而命名为组织胞浆虫,1934年被证实属于真菌而更名。杜波组织胞浆菌(H ﹒ duboisii),又称大孢子型或非洲型,引起杜波组织胞浆菌病,两者均属于双相性真菌(dimophicfungus),在自然环境中或在25℃~30℃培养时呈真菌型(菌丝相),小孢子真菌约为2~6 μ m的球形小分生孢子。镜下可以见到成团透明、分隔、小菌丝、小孢子和较大的有诊断意义的结节性大孢子(直径10~20pm)。明确基因型可为临床追踪传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