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二)慢性型

待出血减轻,血小板平稳上升至安全水平(30 × 109/L)后,逐渐减量至能维持出血基本消失的最小剂量。巯唑嘌呤1~3mg/(kg·d),分次服,疗效一般出现于开始用药后1个月~数月。主要副作用有骨髓抑制、脱发、出血性膀胱炎。也可联合泼尼松口服。达那唑的主要副作用为肝功能损害,停药后可恢复。大剂量维生素C, 2~3g/d,加入10%葡萄糖液,静滴7~14天,或2~3g/d口服,连续2~3个月。‐干扰素, 3~6万U/kg,皮下注射,每周3次,连续4周。病程>3年,血小板持续< 30 × 109/L,有活动 ......

——《现代儿科诊疗学》
书名:《现代儿科诊疗学》
栏目:现代儿科诊疗学 > 第二十章 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 > 第十五节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治疗】
作者:邹典定
参编:赵东赤,张渝侯,邓华秀,邓淑珍,方世平
页码:933-934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2-1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