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病理生理]二、心律失常的病理生理机制

心律失常的病理生理机制包括心脏激动起源异常、传导异常和起源与传导均异常等。当窦房结自律性异常增高、减低或者不规则时,即可产生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或者窦性心律不齐等心律失常。在后除极所引起的膜电位震荡到达阈电位时,即可触发一次新的动作电位,产生心律失常。正常心脏激动自窦房结发出后,按照一定的顺序和速度传导,如果传导顺序和速度发生异常,即可产生相应的心律失常。这是快速型心律失常的重要的发生机制。如若抵达部位的心肌细胞处于相对不应期,此时传导速度变慢,即可发生传导延缓和不完全性传导阻滞。 ......

——《心血管蛋白质组学》
书名:《心血管蛋白质组学》
栏目:心血管蛋白质组学 > 下 篇心血管蛋白质组学研究 > 第十五章 蛋白质组技术在心血管病学中的应用 > 第三节 心 律 失 常
作者:邱洁
参编:高海青,肖桂山(美),王媛,刘向群,高海青
页码:364-365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10-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