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概述]第十一节 感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感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由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引起,其中病毒感染是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常见原因。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病原体有细菌、病毒、立克次体或原虫等。感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机制多为复合性的,包括病原体或毒素对内皮细胞的直接损伤、免疫复合物性血管炎、败血性梗死、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小板减少等。感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出血症状一般较轻,有时没有出血症状,但是,也有病毒感染,如流行性出血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导致血小板明显下降,出现严重的出血症状。治疗应针对原发病及其并发症,出血严重时输注血小板,败血症 ......

——《血液病治疗药物的安全应用》
书名:《血液病治疗药物的安全应用》
栏目:血液病治疗药物的安全应用 > 第十三章 血小板减少治疗药物的安全应用
作者:李德爱 李雪松 张晓坚
参编:
页码:417-418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5-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