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一、 静脉窦局部溶栓治疗

静脉窦局部溶栓治疗是1988年首次报道1例通过额中线的颅骨开孔将尿激酶持续注入上矢状窦进行局部药物溶栓治疗。随着神经介入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导管介入CVST的局部药物溶栓治疗。另一方面,对血栓形成时间较长、溶栓速率较慢的患者,将微导管置于血栓远端,进行缓慢持续泵入尿激酶溶栓治疗,使尿激酶反复循环溶栓,可增加静脉窦再通率,缩短静脉窦再通的时间。用量:尿激酶50 ~ 150万U/d ,静脉滴注, 2 ~ 4次/天, 3 ~ 7天,具体用药时间根据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影像学是否证实静脉窦基本通畅来确定。但在静脉窦完 ......

——《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进展. 2015》
书名:《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进展. 2015》
栏目: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进展. 2015 > 第十章 静脉窦血栓和静脉窦狭窄的介入治疗 > 第一节 静脉窦血栓的介入治疗
作者:缪中荣
参编:李晓青,郑洪波
页码:202-203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6-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