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速览]2﹒丹 毒(E rysipelas)

丹毒也称流火,是β‐溶血性链球菌从皮肤粘膜微小损伤处,侵犯网状淋巴管所致的炎症,很少扩展至真皮层下。丹毒的好发部位为下肢和面部,目前认为其发生与足癣及丝虫感染有关。本病中医诊断同名,多因血分有热,火毒侵犯肌肤,或由于皮肤粘膜破损,染毒而发的外疡类疾病。4 ﹒足癣或血丝虫感染可引起下肢丹毒的反复发作,有时并可导致淋巴水肿,甚至发展为象皮肿。4 ﹒如有足癣应同时治疗,以避免丹毒复发。肝脾湿热证:多见于腰胯肋下,红肿蔓延,赤灼痛,可见部分水疱、大疱,伴发热口苔咽干,食欲欠佳,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厚,脉滑 ......

——《常见病中西医基本医疗》
书名:《常见病中西医基本医疗》
栏目:常见病中西医基本医疗 > 第二篇 外科 > 第一章 普通外科疾病
作者:程丑夫 田勇泉 孙维佳
参编:程丑夫,田勇泉,孙维佳,袁长津,谭圣娥
页码:475-477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0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