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发病机制

腹股沟斜疝有先天性和后天性之分。临床表现和诊断重要的临床表现是腹股沟区有一突出的肿块。有的病人开始时肿块较小,仅仅通过深环刚进入腹股沟管,疝环处仅有轻度坠胀感,此时诊断较为困难。肿块常在站立、行走、咳嗽或劳动时出现,多呈带蒂柄的梨形,并可降至阴囊或大阴唇。如病人平卧休息或用手将肿块向腹腔推送,肿块可向腹腔回纳而消失。腹股沟直疝常见于年老体弱者,其主要临床表现是当病人直立时,在腹股沟内侧端、耻骨结节上外方出现一半球形肿块,并不伴有疼痛或其它症状。膀胱有时可进入疝囊,成为滑动性直疝,此时膀胱即成为疝囊的一部分 ......

——《外科学(上、下册)》
书名:《外科学(上、下册)》
栏目:外科学(上、下册) > 第四十三章 腹 外 疝 > 第二节 腹股沟疝
作者:陈孝平
参编:石应康,邱贵兴,裘法祖,吴孟超,吴肇汉
页码:526-527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7-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