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围骨密度测量:能够预测全身骨折危险性、能够预测脊椎和髋部骨折。3)随访过程中测量部位和感兴趣区的选择:部位的选择:首选腰椎正位,精确性最好,对治疗反应佳,如可能,用L1~4值。如腰椎正位无法测量时,则用全髋部、股骨颈、大粗隆不用Ward三角。腰椎侧位也可。测量部位对药物反应不敏感。特殊的临床疾病可选用周围骨测量方法随访,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主要表现为皮质骨的丢失,故可选择桡骨中段测量。测量方法的选择:中轴骨DXA是随访测量的首选方法,有些周围骨测量仪的精确性也好。5)BMD变化的临床意义:BMD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