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六、导血管(em issarium)

为颅内的硬膜窦或脑膜静脉与颅外的静脉间的骨内血管,现代认为导血管属静脉管,其功能意义在于硬膜窦血流淤滞时,可起引流血液的作用。多数导血静脉起于板障静脉后旁正中矢状区。借助导血管使头皮静脉与颅内静脉窦相通。主要有以下血管:1 ﹒乳突导血管。借助乳突根部小孔与乙状窦相通。借助顶孔连接于上矢状窦与静脉。行于舌下神经管内或髁导血管孔内,将乙状窦、边缘窦与椎静脉丛、颈深静脉、椎前静脉连接起来。被认为可能也具有导血管的作用,因为在由颞骨岩部至脑膜或颞叶静脉的炎症扩散过程中,可能起着明显作用。 ......

——《脑梗死治疗学》
书名:《脑梗死治疗学》
栏目:脑梗死治疗学 > 上篇脑梗死的治疗基础 > 第一章 脑血管的解剖 > 第三节 脑静脉系统
作者:彭英 王艺东 黄如训
参编:王艺东,卢奎,李艺,肖颂华,沈庆煜
页码:31-32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3-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