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速览]二、心房扑动动物模型

心房扑动(房扑)在临床上不少见,但少于期前收缩、心房颤动等。其机制是心房内大折返,因为机制相对明确,仅在较早期建立有一些动物模型,近期未再有新的发展。Frame等通过机械损伤心房的方式复制了房扑的动物模型[ 35]。术后14天分别予心房程序刺激(S 1 S 2刺激)或Burst刺激。Burst刺激时刺激频率在250~90毫秒,每次刺激持续30秒,也可诱发房扑出现。不难看出,房扑动物模型的建立与房颤的一些动物模型方法类似,只是给予的电刺激参数与房颤有所不同,一般诱发房扑的电刺激频率较低,刺激周长较长。另外, ......

——《心血管病实验动物学》
书名:《心血管病实验动物学》
栏目:心血管病实验动物学 > 第十一章 心律失常模型 > 第三节 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动物模型
作者:霍勇等
参编:白英楠,陈明,丁燕生,傅向华,葛均波
页码:315-316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4-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