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五、几种常见失败的处理

两侧髂骨固定的6根克氏针,最常发生的是克氏针钻入后自外板穿出而固定不牢。露在皮外的针尾随翻身时摇摆,刺激针眼周围皮肤红肿、液化和疼痛,常在3周后被迫拔出克氏针和除去外固定器,而发生半盆再脱位。孙氏最早的病例是选用直径2.2mm克氏针,经皮穿刺用手摇钻钻入髂骨,针在皮肤内旋转摩擦,而有不同的程度的组织损伤。如果克氏针进髂骨髓腔尚无影响,倘若该针钻出外板固定不牢者,则出现针孔感染,致使病人疼痛难忍,有时克氏针自行窜出。目前国内外的骨盆外固定器结构大同小异,都是在髂骨穿入数枚钢针,再以锁针的销子或螺栓与支撑杆相 ......

——《中西医结合骨科外固定治疗学》
书名:《中西医结合骨科外固定治疗学》
栏目:中西医结合骨科外固定治疗学 > 第二十三章 骨盆骨折 > 第二节 骨盆骨折 > 【治疗方法】
作者:孟 和
参编:顾志华,王坤正,王庆甫,王庆甫,王坤正
页码:708-709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7-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