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病因学]三、社会文化或境遇因素

当精神分析假说的支持者分析影响童年期与青春期少年性心理因素时就不可避免要涉及社会文化因素。一个曾被同性恋者性侵犯的儿童,可能会将那次经历作为日后性幻想的依据,并且将自己界定为同性恋者。从现在可得的有限证据可见,成人同性性行为的种种形式产生于多变数的许多组合,包括生物学的、文化的、心理动力学的、结构的和境遇的。指出一个行为可能是由很多因素导致的,生物因素虽然可以影响行为,但行为亦能反过来改变人的生理功能。这些发现都指出基因或许能影响同性恋倾向的形成,但社会和心理因素可能对同性恋倾向的发展起着更大的作用,而人 ......

——《性健康教育学》
书名:《性健康教育学》
栏目:性健康教育学 > 第二篇 性生理、性心理 > 第五章 同 性 恋 > 第二节 同性恋的成因
作者:王滨有
参编:曲成毅,梁季鸿,马保华,谢欣,李秀芳
页码:121-122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