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发病机制和病理】

登革病毒通过伊蚊叮咬进入人体,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殖至一定数量后即进入血循环,形成第一次病毒血症。然后再定位于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和淋巴组织之中,经复制至一定数量后,再次释出登革病毒、进入血流中,引起第二次病毒血症。体液中的抗登革病毒抗体,可促进病毒在上述细胞内复制,并可与登革病毒形成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系统,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同时抑制骨髓中的白细胞和血小板系统,导致白细胞与血小板减少,发生出血倾向。皮疹内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血管周围水肿及单核细胞浸润。重型病人可发生肝小叶中央灶性坏死及瘀胆,小叶性肺炎 ......

——《人类病毒性疾病》
书名:《人类病毒性疾病》
栏目:人类病毒性疾病 > 中篇 临床病毒性疾病 > 第二十章 黄热病毒科病毒性疾病 > 第二节 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 > 一、登 革 热
作者:刘克洲 陈智
参编:王季午,马亦林,干梦九,任红,庄辉
页码:572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2-0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