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第二节 降低颅内高压

颅内高压是由脑水肿引起,近年来对如何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脑水肿存在争议,有人认为脑水肿不是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原发性损伤,临床上颅内高压常在第二或第三天才出现,脑水肿在导致脑损害的重要性尚待探讨。其次,临床上没有证据表明,降低颅内压后对预防或减轻脑损害起什么重要作用。第三,对治疗脑水肿的某些药物的应用,尚有不同意见。也不能视为常规对每个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不管有无颅内高压均用甘露醇治疗,一般甘露醇连用2~3天便可使颅内压下降,前囟张力至第6天仍不见下降,应考虑脑内有大面积局灶或多灶型梗死灶,多见于重度缺氧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书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栏目: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 第十八章 三项对症处理
作者:韩玉昆 杨于嘉 邵肖梅 周丛乐 朱小瑜
参编:王庆红,王来栓,叶滨宾,丘鹏玲,朱小瑜
页码:319-321
版本:2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5-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